第五百九十五章 想要瞒天过海?(1/3)

.com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
  会客室内。
  听到尤里口中说出的这句话,杨文和刘运权二人原本因为意向达成而略有放松的表情,顿时生生僵在了脸上。
  过了片刻。
  只见刘运权伸出手指,有些滑稽的掏了掏耳朵,再次对尤里确认道:
  “尤里同志,你刚刚说什么?谁要见我们?”
  尤里此时的表情同样有些微妙,不过还是将自己之前所说的内容重复了一遍:
  “运权同志,是有几位来自德国的客人想要见你。”
  “.......”
  字正腔圆的俄语入耳,刘运权脸上的疑惑却更重了。
  来自德国的客人,想见自己?
  这tmd是什么展开?自己在德国也没啥熟人啊.....
  过了片刻,刘运权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尤里问道:
  “尤里同志,我想确认一下,那些客人是不是来自民主德国?”
  民主德国,就是俗话所说的东德,形态上算得上自己人——至少概念角度如此。
  与之对应的则是联邦德国,也就是西德。
  如果是东德那边的人想要见自己,这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毕竟自己可是华夏在莫斯科的负责人之一。
  虽然这种见面正常来说也要通过外联部门进行协商,但如果事出突然偶尔破个例倒也问题不大。
  然而令刘运权意外的是,尤里却再次摇了摇头,否定了他的猜测:
  “不是东德,是西德方面的一些人员——他们抵达毛熊的具体原因恕我不太方便透露,总之涉及到了一些双方的基础贸易。”
  “不久前贸易谈判结束,德国的那些客人顺路经过古姆百货观光,见到你们的展台后过了半小时不到,便提出了希望单独与你们见面的要求。”
  说这话的时候,尤里的表情同样有些微妙。
  这次毛熊方面之所以会这么快与刘运权达成交易意向,很大部分原因也在于那几位突兀出现的德国人。
  众所周知。
  虽然二战时期毛熊和德国打的狗脑子都快溅出来了,但在二战结束后的第十二年,毛熊便和联邦德国建立了往来关系——还是毛熊主动提出来的那种。
  在三年前,两国的年贸易金额已经超过3亿马克,一年前年更是达到7.78亿马克,而且其中大多数都还是毛熊进口的交易量。
  这种比较暧昧的关系让德国在今年年初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就是希望能够将毛熊计划中的“柳德米拉”管道分出部分流量嫁接至巴伐利亚,为德国提供天然气供暖。
  这个提议涉及到的是民生基础环节,政治上并不越线,所以毛熊方面也挺心动的。
  尹勒斯他们此行抵达莫斯科,便是为了进一步促成意向的达成。
  再然后便是不久前发生的事儿了——今天的谈判非常顺利,提前‘打卡下班’的尹勒斯等人便被毛熊外联的二把手马可夫带到了古姆百货进行参观。
  结果没想到的是。
  尹勒斯等人在参观了可乐展台后没一会儿,便跑到一旁叽里呱啦了起来,甚至还有人匆匆跑回了德国的大使馆。
  接着在半个小时前,尹勒斯找到马可夫提出了一个要求:
  他们希望能单独见一见华夏参展团的负责人,说是有要事相商。
  为了能够得到毛熊方面的许可和协助,尹勒斯甚至主动给出了一个承诺:
  如果毛熊能够完成这个要求,德国将会全力说服意大利来搞一场三人银趴...错了,三方天然气合作。
  尽管这只是个口头承诺,但德国人的要求也仅仅是单独与刘运权他们见面而已不是么?
  于是乎,毛熊方面几乎没怎么迟疑就同意了,表示这事儿可以搞。
  但另一方面,德国方面所展现出来的态度,似乎表明他们也看上了华夏人的可乐。
  虽然这种情况在逻辑上有些说不通,毕竟可口可乐在西德境内设有两处生产基地,这些年也没听说双方什么时候闹过不愉快,西德没理由抛弃可口可乐。
  但除了看上华夏可乐之外,毛熊也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释了——保不齐是因为华夏产的可乐比较便宜呢?
  因此出于被德国老抢走可乐产量的心理,毛熊方面只对刘运权开出的价格进行了很小幅度的还价,以此保证双方能在德国人开口之前就达成合作意向。
  要知道,兔子和毛熊这种国家的口头意向在这年头还是很具备契约效应的,不比文字弱上多少。
  当然了,刘运权却并不知道这些背后的条条道道,此时他犹豫的是另一件事:
  要不要和德国人见一面呢?
  这个情况完全是计划之外的事情,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得到过任何有关的指示——上头的预桉再充分也不可能考虑到这点。
  想到这里,刘运权又和杨文交流了几句,最后转头看向了尤里:
  “尤里同志,很抱歉,这个情况已经超过了我的权限范畴,所以我需要和首都那边汇报一下,您看可以吗?”
  尤里作为一名高级别的秘书,自然也能理解刘运权的难处,因此很大度的点了点头:
  “没问题。”
  刘运权朝尤里道了声谢,匆匆带着杨文离开了会客室。
  华夏在毛熊的外联驻点距离古姆百货不算很远,步行了大概十多分钟,刘运权二人便回到了外联驻点。(别问外联是什么部门了,我觉得这个词真不需要解释吧,什么华夏从头到尾就没有外联这个部门都出来了....)

和走进不科学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