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回 怎知阿姐厉害(1/2)


  此时苏十三轻手轻脚走到崖边,恭声道:“先生,天黑了,要用些膳食吗?”
  陆英被此言惊醒,茫然看着他二人对话。苏颂矶道:“不必了,你自去歇息吧。”
  苏十三领诺告退,又只留下他们二人。苏颂矶忽道:“你以为十三武艺如何?”
  陆英讷讷答道:“十三哥鞭法精妙,拳意威猛,当在我之上。”
  苏颂矶笑道:“那倒未必。他虽然自幼得授上乘武功,毕竟不如你天资颖悟,只不过空有一身蛮力罢了。”
  顿了顿又道:“你跟随李玄阳道长修道,虽没学得高明武艺,但颇有奇缘。禹王洞破大手印,伊阙龙门遇两位老前辈,加上自身悟性,此刻对武学的领会,当可自成一家。假以时日,定然能够青出于蓝。”
  陆英暗暗思索,这苏先生果然对自己知之甚详,恐怕做过什么事都被他了解得清清楚楚。
  苏颂矶又道:“老夫闲来无事,颇爱钻研棋局,但却从来不喜对弈,也不喜面对黑白棋子,只在心中布局……
  “围棋有九品,一品入神,二品坐照,三品具体,四品通幽。八品若愚,九品守拙。依老夫看来,若愚、守拙不该排在末等,应在具体、通幽之前。”
  陆英刚要接话,他又道:“但这些无聊之事,世人以为然耳,老夫何必介怀?想奕棋之道,不免跟武学之道比较,老夫以为一文一武,一张一弛,不可偏废。是以常思,为何武学没有人定个品级?”
  “人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老夫以为,学武之人切忌争雄好胜,为了压别人一头而扰乱心性。乱了心性,修为必不能日进千里。今日无事,老夫与你玩笑一回。你觉得,如果按照世间评定士子品级的方法,将天下武学也分为上中下等,可乎?”
  陆英想起九品中正之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自己一认祖归宗,立刻升官加爵。恐怕这分等之法绝难做到公正,又分得什么意义?
  苏颂矶不管他答不答,又道:“下品武士老夫不屑置评,中品若分三等,可借鉴棋道之‘坐照、具体、通幽’名号,曰‘上等鉴照、中等具象、下等通明’……
  “十三驯鲸鞭、山海月拳皆得其大概,可称为中品中等‘具象’。柔影虽然更有工巧,毕竟年岁尚浅,也算个中中吧!
  至于中品上等之鉴照,当有一代宗师之境,如九灵、五溪、崔乾、许黄民等等人物可称也。
  中品下等曰通明,通晓一门武学,明白上乘内息导引之门,此等门槛低了些,就如步高子、卢月、源一郎之流耳。”
  陆英听他说的有趣,也忍不住道:“依苏先生所言,晚辈顶多算个具象,可能还在通明了。”
  苏颂矶道:“你与令夫人皆是习武奇才,当在具象之上,即将入中品上之境也。”
  陆英摇头自嘲一笑,又道:“那先生之境自然是上品了。不知上品三等如何称之?”
  苏颂矶道:“上品三等,老夫只想到了下等或可名曰‘入神’,二等一等还不曾见过,是以不知如何称之。”
  陆英听他将棋道第一品“入神”,只放在武道第三等,还说上品一二等从未见过。
  那么当今世上高手,最多也只能被他看作上品下等了。不由暗暗好笑,此人着实狂妄!
  苏颂矶道:“上品入神,当世寥寥几人,已经羽化的元象山玄英道长,其师妹……,恒山道元和尚。老夫应该也勉强够格。还有……”
  陆英以为他要说天真道长,不由接话道:“自然是天真道长与檀飞熊老伯了!”
  苏颂矶摇头道:“檀飞熊前辈老夫不曾见过,天真道长亦不在此列。老夫说的是,你师父玄阳真人……”
  陆英惊道:“我师父!他老人家虽也颇习武艺,但绝没有苏先生这般境界,您过誉了。为何天真道长都排不上?难道苏先生以为可以胜过他老人家?”
  苏颂矶笑道:“非也!老夫以为,天真道长独成一境!至于比我高一等还是两等,就不得而知了。他老前辈年逾百岁,数十年前就有通天彻地之能,如今不愿显露真境,是以老夫不知。”
  陆英恍然,笑道:“如此说,倒也不错。”
  他忽然又想起抱朴子仙师,但老仙长不愿世人知道他尚在人世,是以也无法言之于口。转念一想,又问道:“苏先生以为,胡僧那迦,当算上品否?”
  苏颂矶道:“其妖法不同武学,老夫亦不知该不该将其归入。这些事留待华亭去印证吧。连同上品一二等,将来华亭若是有幸达到,也好名而称之,教老夫体味体味,到底是何洞天。”
  陆英笑道:“苏先生如此人物,聪明才智超我十倍,尚不能突破上品下,晚辈如何奢望那一二等?恐怕,世上本也没有那种境界吧……”
  苏颂矶若有所思,面上悠然神往,许久才又道:“你从姚苌手中救出毛氏,如今人家在洛阳宵衣旰食,可以说励精图治,专为报答你恩情。又是一桩情债啊!”
  陆英脸上一红,不知如何作答,只得道:“苏先生当年不曾负过人吗?”
  苏颂矶道:“花期已误何堪折,潦倒残躯再几年?天性薄凉没人管,一朝故去凭谁怜。辛苦平生多无奈,轻狂年少负几人……”
  陆英闻此叹息道:“恐怕那一面宝鉴,就是被……”
  苏颂矶苦笑道:“老夫立志兴复,哪肯耽误于温柔之乡。玉英道长由爱生恨,也是应有之义。只是宝鉴被她夺去,却坏了老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