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七章 寻找(1/1)


  二十天前,也就是七月的三号早晨,马春荣听见前面大街上卖菜的吆喝声就连忙跑出,她要买点油桃和小辣椒。
  买了油桃小辣椒又买了几斤柿子后,他到马三倔子那,分出一半油桃给父亲,又帮着洗了了几件衣服才猛然想起大门没上锁,此时距她出来已经过去了四十几分钟。她急忙回家,从东屋到西屋看了几遍后,问正在看电视的李晨阳:
  “儿子,看着你奶没有?”
  李晨阳回答道:“刚才还在下屋那呢。”
  马春荣少许放下心来,不过她还是非常严肃地说:“去看看,别眼睛长在电视上,这一天多咱也没说好好看看书。等你爸回来的,看怎么收拾你!”
  李晨阳很不情愿地离开座位,来到外面四下寻找着,又跑到大街上东张西望。过了一会,他回来,对正在向简易太阳能热水袋里填水的马春荣说:
  “我没看着我奶,没影了。”
  马春荣从墙上拙笨地爬下来,对李晨阳说:“把这桶拎屋去,我找你奶。”
  马春荣到大街上,一路找着,不断地询问,最后到赵守业了家里。赵守业正坐在后门那,摇着扇子忽打忽打地扇风,见马春荣神色慌张地进来,就问:
  “干啥呢,‘毛啦三光’的?”
  “二叔,你看着我们家老太太没?”马春荣问。
  因为马春荣不似平常一样心闲气定,赵守业便严肃地答道:“没有啊,咋的,又走了?”
  马春荣心急火燎地说:“可不又走了,一眼照顾不到就蹽没影了。”
  赵守业安慰说:“别急,走不哪去,你慢慢找,我再给伱问问旁人。”
  马春荣没有在赵守业这多停留一分钟,急急忙忙地到家里骑上电动三轮车沿街找寻着,不断地问过往的行人。她这样来来回回地找了有半个多小时后,确信宋丽萍已不在村里,就骑车向北五屯而去。
  马春荣尽量将车的速度放慢,仔细地观察着道路的两边,期望发现婆婆的身影。但直到北五屯的大姑姐家,也未见宋丽萍。
  李春艳听完马春荣的叙述一声不吭,这让马春荣产生错觉,以为她在暗暗责怪自己,就为自己辩护道:“我也没寻思那么一工夫她就走了,早知道这样,我就拿绳栓住她了。”
  李春艳想了一会,说道:“也不怨你,长腿的人,哪看的住?”
  虽是这样说,但马春荣能感觉出她心里的不悦。她没再分辨什么,现在不是区分责任大小的时候,就转身向外走去。李春艳叫住她道:“你回家呀?”
  马春荣回过头来警觉地说:“我得回去找老太太呀,不抓紧找以后就不好找了。”
  李春艳发现了马春荣情绪里的变化,连忙安抚道:“春荣,你先回家就近找找,我和你姐夫上涵洞那看看,是不是又跑那去了。”
  马春荣答应了一声,出来,上车,启动,电动三轮就向前开去。
  马春荣一路骑行着,经过北四屯和政平时,特意从背街穿过,并不时下车询问。没有她想得到结果,马春荣预感到这次找到婆婆的希望很微渺,不禁悲戚起来。
  在离村子还有一里多地时,三轮车慢慢地停了下来,没电了。马春荣就怕中途电量归零,她的三轮车已经破旧不堪大用,电瓶早就应该更换。没有办法,她只好下来,费力地推着车向前走,只一会,她便汗流浃背。
  马春荣还没进屋,就急切地喊到:“晨阳,你奶回来没有?”
  李晨阳亦是大声地答道:“没有——”
  马春荣还心存希望,绕着院子察看着,甚至连下屋也翻找了一遍,就好像宋丽萍会躲到哪个角落里一样。终归还是失望,她便进了屋里㧟了凉水咕嘟咕嘟地喝了够,然后找出充电器给电动车充电。
  坐了一会后,她打开手机,挨个打电话,让所有的那家与李家的亲戚朋友都出动帮她寻找婆婆。
  这么一阵折腾后,时间已是正午。虽然早饭只是随便地对付了几口,但现在心急如焚,便不觉得饿。总这样愁也愁不回婆婆,还是要找的,于是他到冰箱拿出一個早晨买的柿子用手胡乱地擦擦后吃了起来。柿子是用药抹过的,外表看起来红润,内里却是生熟兼半,浅绿的瓤线像被红墨水染过一样。
  马春荣将吃剩的柿子根蒂扔进脏水桶后,出来到院子里,正看见李得才风风火火地奔进来。
  李得才一进来便急三火四地嚷道:“春荣,这事你也不用急,急也没用。咱们尽量找,找着更好,找不着就是她的命了。”
  “四叔,得把老太太找着,要找不着晓辉回来我咋交待呀?”马春荣拖着哭腔说。
  李得才一挥手,像要打人一样,说:“他还有啥说的?一翅子三四年,连个信儿都没有,他还想说点嘎杂话,我把他嘴豁开!反了他妈的叉的。”
  陆陆续续地来了十几个人后,李得才大声地分派着:“老五,你和二顺往南面找,兆海和二哥往东去……大伙注意瞅犄角旮旯,别光看大面。我和二掌包的奔东北地那,老马三叔你就在家,后来的你就给分派一下。”
  领得任务后,各自都出发了。李得才和赵守业出大门向东走时附耳对赵守业说:“这回我大嫂是凶多吉少,庄稼都起身了,啥也看不着。再说,这老太太怕人,见人都躲着走。”
  赵守业连连点头道:“是是是,要是抱着道走,咋的都能碰上,咱们就在后面追,早晚都能逮住。”
  到下午五点多时,各路人都相继回来,无一例外地都说没有得到宋丽萍的信息。
  他们各自回家后,马春荣心有不甘,简单吃了点东西后,又出去,到西村口,然后沿着北向的田间道寻找过去。她仔细地查找,不放过一个茅草窠不放过一条土沟,甚至连底垄沟也要扫一眼。从北三节地那边绕过去,再从东面的大路上绕回,耗费了马春荣两个小时的时间,到家时天已黑下来。
  这一天,她身心俱疲!
  第二天早晨,李得才早早地到了。等人来得差不多时,他做如下安排:所有人都两两一组分散开向北五屯的方向寻找,特别注意树带柴禾垛大沟。另外,让李春艳找人沿着铁路线向南搜寻。
  李得才布置完后,忽然想起赵守业不在眼前,就骂道:“二掌包这个犊子玩意,关键时刻掉链子,都啥时候了还不来?”
  他拿出手机刚要拨打,见赵守业扭扭搭搭地由大街上走进院里,就放下手机,转而说道:“分头找吧,犄角旮旯别放过。”
  一路找寻到火车道下的涵洞那里汇合后,马春荣告诉李得才说,那个放羊的曾看见有一个老太太昨天在这里坐过,可是他描述的穿着相貌与宋丽萍不相符。虽然如此,李得才还是抱着希望又一次向那个放羊人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昨天在涵洞里坐过的老太太满头白发,穿着黑色的裤子,米黄衬衫。
  马春荣很疑惑,她肯定地说宋丽萍穿的是蓝底小白圆点松紧带裤子,灰白色的短袖背心。虽是如此说,多多少少还是带给人以希望,于是众人在这一地又搜寻起来。
  在大地的荒道上,在附近的村屯中找了到第二天中午时,仍然是毫无线索。寻人启事虽已贴出,却没有得到反馈信息。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赵庭禄打电话给赵守业说,东头张大三子割草时看见宋丽萍从那边头节地的道上向东走过。
  这个确定无误的消息马上又让人燃起了希望,于是众人齐转身,向回走。
  尽管有了明确的方向,但宋丽萍的踪影却始终没有纳入人们的视线之内,附近村屯里没有人见过她。于是,这好不容易得到的线索又断了。
  当宋丽萍走失后的第四天下午,一场大雨从三点多开始下起,一直下到五点多才见天空中的云拉开了空隙。很明显地,宋丽萍即便是活着,也是奄奄待毙。马春荣在暴雨倾泻下来的那一刻,呜呜啕啕地捶胸痛哭,喊着婆婆的名字,说着含混不清的话。
  其后的两天里,他们又继续寻找着,虽然不抱希望,但这是给马春荣一个很好的安慰。也算过挂,跳过神,所得不过是“一半圈里一半圈外”这类不着边际的鬼话,于事无补。
  终于在宋丽萍走失后的第七天,马春荣说:“别找了,心思尽到了,我也不抱啥希望了。”
  虽然是这样说,马春荣还是每日里拄着一根棍子搜寻在田间的荒道上,任凭烈日曝晒野草划破手臂脚脖。她明明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但她依然如上工一样早早地出去晚晚地回来。直到有一天她在一条树带前忽然间感到头晕目眩才意识到自己的景况实在差到了极点,若再继续下去,恐怕要倒下了。于是,马春荣断绝了希望,将自己重又拉回到正常的居家生活中来。
  生活还得继续,不管婆婆在不在,不管李晓辉回不回来。
  李晓辉打车回来在大门口略作停留时,她习惯地看了一眼。像以往那样,每次看到有车经过,她都希望李晓辉能从车子里下来,与她团聚,但每次都是失望。失望的无数次累积,她也就不再有所希望。
  李晓辉回到他寄居了三年多的那三间房的大门前,没有开锁,而是跳墙过去,在屋里躲了三天,饿了弄点吃的,之后便挺尸般躺在炕上,傻子似的看棚顶。三天以后的傍晚,他起来,跳到墙外,开大门。那天的前半夜,他就一直吹唢呐。
  第二天上午的八点多时,李晓辉分几次把米面粮油等物品搬到高丽英家里后,说:“嫂子,我要回老家了,这些东西我也不能带着,就给你留下,还有钥匙也放你这,等他们家回来人时,你替我转交。”
  高丽英有满脸的疑惑:你老家在哪?你为什么来这?……

和大榆树下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