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砸缸 上(1/1)


  也许是我最近练武的举动十分可疑,也有可能是家长怕出事。
  在幼儿园暑假才过了一半的时候,我妈把我送到了外婆家,暂时和大壮他们分开了。
  外婆家的所在地叫梅城镇,位于建德市中部偏东北,原为严州府。
  名气在全国来说并不大,许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梅城的城墙却十分有名,呈半朵梅花形,与历史上北平、南京的梅花造型城墙城垛一模一样。
  人言“天下梅花两朵半,北平南京各一朵,剩下半朵是梅城。”
  范仲淹、陆游都曾来严州府为官,诗人李白、孟浩然也游历过这里的山水。
  不过,对我来说,日子却是难熬的。
  暑假有足足两个月,没了弟兄们,我可以说是无所事事,像行尸走肉。
  这种情况,直到我表哥的到来,才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大概在外婆家待了七八天后,我表哥也被成功送来,与我作伴。
  他被送来的理由也很简单。
  闯祸。
  表哥闯祸的原因,是因为一篇小学课文。
  课文的名字也好懂,叫《司马光砸缸》,故事没毛病,只不过是杜撰的。
  小学课本中是这样描述司马光砸缸的: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然后司马光就成为了我表哥的偶像。
  而我表哥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知行合一”。
  他充分歪曲了王守仁先生“去人欲,存天理,去恶为善”的理念,天天找农民菜地里的水缸,用大石头粉碎,将行动付诸于实践。
  这期间,他游荡于各个村落之间,花了半个月时间,砸坏了农民伯伯的十八口大水缸。
  终于,在砸第十九口水缸时,被菜地里午睡的农民伯伯逮个正着,并成功交给了我舅。
  我舅立刻把表哥屁股揍开花,然后赔钱道歉,待我表哥屁股稍好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他送到了外婆家。
  而我表哥到了外婆家第一件事,就是带我去砸缸。
  为此,他对我进行了多次洗脑,并且表示,我辈中人要好好砸缸,争取早日成为超越司马光的人。
  当然,这次砸缸,他做了重新规划。
  规划的内容包括,他负责砸缸,我负责望风。
  我表哥坚信,上一次被抓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一个把风的。
  以后我们两个就有了新的目标
  ——整天出去找缸
  不过,处于陌生环境的我们,由于对当地的情况不熟,找了足足十天,也没有找到一口缸。
  对于这种结果,我是相当沮丧的,甚至一度放弃摆烂。
  而我表哥认为,当一个人明确一个目标后,只要将时间无限拉长,终归是能实现的。
  要是没有实现,那就是时间还不够长。
  因为,人性受不了如此巨大的付出,还是没有成功。
  但是吧,真实的人生是残酷的。
  在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依旧没有找到缸。
  于是,在余下的日子里,就围绕着——假期结束还找不到缸,该怎么办的讨论,被我天天拿上了口头日程。
  此时,我表哥是痛苦的,同时也是矛盾的。
  找不到缸,也预示着他在我面前的威信扫地,以后再想带我干什么坏事,我肯定严词拒绝。
  从那以后,他像是变了一个人。
  早上很早起床出门,到了中午回来吃午饭,吃完也不午睡,接着出去,直到黄昏才一脸疲惫的回来;随便吃点晚饭后,他倒头就睡,连动画片也不看。
  这期间,鬼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走了哪些路,钻了什么山沟。
  他本非梅城当地人,却走遍了梅城大大小小每一个角角落落。
  他顶着烈日酷暑,坚持不懈,而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找缸。
  我当时并不明白,他为何要做到这个程度?
  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知道:
  人呐,一旦找不到某个东西寄托,恐怕就活不下去了。
  

和飞翔吧少年,像一只蜗牛般蠕动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