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儿科圣手(2/3)


  “汝且去叮嘱一番,叫太医局务必用心!”
  “是……”粱惟简躬身退下。
  高太后却是轻叹一声,双手合十,念了個佛号:“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此刻的太后,只觉屋漏偏逢连夜雨。
  皇帝重病,公主急病。
  这宫中真是糟糕透了!
  心中顿觉烦躁,却也不知去与谁诉说。
  嘉佑老臣,都在洛阳。
  这东京城里,尽是小人、幸进之徒。
  高太后一个也不喜欢,一个都不看好。
  甚至可以说厌弃至极!
  奈何,偏偏如今在京的宰执,基本都是类似小人。
  高太后正忧虑间。
  殿外传来了张茂则的声音:“娘娘,二大王在殿外乞问大家龙体无恙……”
  高太后闻言,眉毛都舒展了一些,立刻说道:“传!”
  二大王就是她的次子赵顥,如今已被封为雍王,乃是高太后最喜欢的儿子,没有之一。
  ……
  赵煦再次醒来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穿着绿袍公服,戴着交脚幞头,约莫四十来岁的医官,坐在他塌前,正在给他诊脉。
  往昔的记忆,在脑海翻滚。
  赵煦记起来这个医官的名字了。
  “钱太医?”他轻声问着。
  对方微笑了一下,颔首致意:“臣乙,敬问郡王殿下无恙!”
  赵煦点点头:“我无恙!”
  脑海中,却是一阵恍惚。
  想起了,他在新世纪,去那些有着中医背景的医院时,从那些医院的回廊里看到的那一个个在回廊墙壁上,被列为‘先贤’的古代名医。
  而在那些回廊里,赵煦看到过如今坐在他面前的这个年轻太医的名字。
  钱乙!
  被新世纪公认为儿科先驱,开创了中医儿科一脉的祖师爷!
  钱乙所研发革新的六味地黄丸,更是在新世纪,出现在几乎所有药店的橱窗中。
  赵煦看着坐在他面前的钱乙,眼神迷离了一下。
  因为,眼前这个为他诊脉的太医,后来在邵圣年间被逐回原籍了。
  不止是钱乙,整个太医局,都被清洗了一次。
  数十名太医局医官被遣散。
  原因?
  很简单。
  这些太医,在元祐垂帘期间,与太皇太后身边的亲信内臣入内内侍省副都知陈衍,往来密切。
  为什么往来密切?因为陈衍的差遣里有勾当御药院、提举翰林医官局,属于几乎所有太医的顶头上司和直接管理者,不和陈衍打交道的太医是不可能在太医局混的。
  但新党可不管这些,他们也懒得一一甄别,索性全部发遣!
  很荒缪吗?
  不!
  这就是党争!
  不讲是非,不论善恶,不分对错,只讲立场。
  旧党如是,新党亦如是。
  往事在脑海中浮沉片刻,赵煦的心思就回归现实,他看着面前的钱乙问道:“钱太医,我脉象如何?”
  钱乙将放在赵煦脉搏上的手拿开,然后恭身拱手:“殿下脉象平稳,呼吸有力,旧疾已是大好,往后但需注意调养、保温,莫要急冷急热便好!”
  赵煦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上上辈子的他,之所以忽然暴毙,英年早逝。
  就是因为不遵医嘱,将钱乙和其他太医的告诫抛在脑后,在早春时节,和几个妃嫔在御花园里嬉闹。
  结果,感染伤寒,引起旧疾复发,持续高热,呼吸急停……嘎了!
  用新世纪网络上的话说就是:浪死的。
  如今重回少年,赵煦当然绝不会再犯这个错误。
  钱乙微笑着拱手再拜,就要告辞。
  赵煦却叫住了他:“钱太医今日缘何入宫了?”
  钱乙答道:“臣奉德妃娘娘令旨,入宫来给公主诊疾的,恰遇国婆婆,婆婆言殿下昨夜似有咳喘,便命臣来给殿下诊脉,所幸殿下吉人天相,脉象平稳,旧疾已有大好之兆!”
  钱乙的话,在赵煦心中,仿佛投下一块石子。
  “五娘……”他呢喃一句:“我怎忘了五娘呢?”
  脑海中,一个穿着彩衣的小小身影,一闪而过。
  “六哥哥!”那个已经忘记了模样,只记得很可爱的小姑娘,有着银铃般的笑声,性格乖巧懂事。
  “五娘怎么样了?”赵煦问着。
  “启禀殿下:公主是伤寒之症,臣给公主开了药服下后,已是出了汗退了烧!当无大碍了!”钱乙拱手答道。
  “是吗?”赵煦不太相信。
  钱乙顿时语塞。
  赵煦的眼睛,认真的凝视着钱乙,道:“钱太医,我有些忧心五娘的病情,或有反复之可能,太医可以留宿宫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