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则敬 臣则忠(2/2)


  中山王刘曜闻靳准叛乱,亲自率领军队由长安出发赴平阳,行至河东郡,遇到了从平阳出逃的太保呼延晏与太傅朱纪。他们劝刘曜称尊号,刘曜遂即帝位,改元光初,当时石勒驻守河北,刘曜封石勒为大将军,同石勒成犄角之势,进攻平阳。靳准慌乱,派侍中卜泰前去讲和。刘曜对他说:“刘粲昏庸无道,汝杀之有功无过。若肯降于我,算汝拥立之功。”靳准闻之,更加则乱。刘曜兄长与母亲,已被靳准暗害,此时靳准欲联合石勒,准备送表文与玉玺。
  靳明与靳康催他投降,靳准欲降石勒告知二人。靳明大怒,靳准被靳明所杀,其众共推靳明为主,靳明送传国玺于刘曜,投降刘曜。石勒大怒,派主力急攻平阳,靳明向刘曜求救,刘曜派将迎回靳明。平阳民众一万五千人随靳明归于刘曜,刘曜斩靳明全族不论男女。靳氏族灭。
  刘曜称帝,追尊刘渊等历代祖先为帝。迁都长安,修建光世殿和紫光殿。
  布诏曰:“曾为琴作书,得神剑,有言立赵自图之。朕今扶刘氏江山,靳准为乱诛前帝,朕为其哀之,今平靳准登大位。昔昭武帝有言【曜有刘秀曹操之才,若宗室临难可自图之】为成昭武帝之志,自领天命于此!
  立妻羊献容为皇后,刘熙为皇太子,其余诸子与宗室都封王。修缮宗庙、社稷、南北郊。以五行之说,水德承接晋的金德,改国号为赵。冒顿配天,刘渊配帝,大赦天下。
  长水校尉晋人伊车和氐人徐库彭反叛,刘曜先杀尹车诛其三族,伊余单骑逃奔。又囚徐库彭等部,准备全部杀死。光禄大夫游子远叩头固谏请求赦免,刘曜不听,将其全部斩首。这一举动,引起了氐人大怒,起义遍野,推氐人句渠知为领袖,举行起义。羌、氐、羯三万余人,尽皆响应,关中大乱,局势非常紧张。
  刘曜对游子远说:“不听汝言致使戎狄肆虐!”
  游子远说到:“可予其田粮暂时安抚。”
  刘曜只得采用游子远的安抚政策,以游子远为车骑大将军,都督雍秦征讨诸军事。游子远屯军于雍城,降者十余万,遂进军安定,反者皆降。只有句渠知宗党五千余家于阴密固守,游子远用三万匈奴骑,剿灭句渠知宗麾下五千兵马。歼灭了句氏宗族,随后引兵陇右,陈安在郊外迎接游子远。
  于上郡的氐、羌十余万人,占关塞不降,其单于虚除权渠自号为秦王,大都督,大单于。游子远于是进兵至虚除权渠城下,权渠率军迎战,五战皆败。权渠欲降,其子和伊余反对,并率五万精兵在清晨进攻游子远军阵。游子远军中将高量请缨出战,游子远认为伊余军队士气正盛,应避之锋芒。于是坚守不出。而伊余自恃人多,军营不设防。游子远趁夜袭,大败伊余。权渠知道后大惧,以羌族风俗披发割面而降。游子远亲自为其包护面伤,虚除权渠感动不已,愁哭下跪。又请求游子远帮他用汉文向刘曜写降文,游子远答应。
  游子远平定叛乱,迁徙秦州羌人和氐人贵族,命部分氐人首领担任本部校尉。拜虚除权渠为征西将军、西戎公,分徙伊余兄弟及虚除权渠部落二十余万于长安,西边遂平。游子远,母匈奴人兰氏,父大荔县令游宜,幼时其父早亡。后随其母部族耕种县内,冯翊太守欧阳建在朝被杀时,氐人之乱其母为保幼年游子远将其交于托付于独孤部,独孤佑全负责照料。其本人对隶书、草书、篆书一一精通。常在马鞍中放置《魏无忌兵法》和《战国策》两本书。束发右衽,衣冠如中原士大夫,其麾下士兵束发身穿玄甲。人们看到后误以为是,晋庭的士大夫带兵回到中原。纷纷献上酒食,犒劳游子远之军。
  刘曜亲征氐羌,杨难敌迎战不胜,退保仇池。仇池周边氐人、羌人等皆归降刘曜。刘曜西讨杨韬于南安,杨韬惧刘曜,与陇西太守梁勋等降于刘曜,皆封列侯。刘曜使侍中乔豫率甲士五千,迁徙杨韬等及陇右万余户于长安。刘曜继续进攻仇池。时刘曜患病,军中病疫,闻庸医郦毮之言,喝酒趋疫,刘曜带头饮酒,军中士卒个个酩酊大醉,数日不见设防,病亡者更甚。几日后刘曜见军中疫情没有好转,于是想班师,又担心仇池公杨难敌出兵设伏,刘曜以尚书郎王犷为中郎将,出使仇池,劝说杨难敌,杨难敌接受劝降于是遣使称臣。
  刘曜大悦,署杨难敌为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益州、宁州、南秦州、凉州、梁州、巴州六州西域诸军事、大将军、领益州、宁州、南秦州三州牧、领南氐校尉、宁羌中郎将、武都王,其宗室十人封伯封侯。宗室之女三人赐君号。列将二千石者十五人,刘曜封杨难敌后班师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