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季扎手笔(1/3)


  书接上回,话说秦穆公益国二十,拓地千里,奠定了秦国版图。
  秦穆公之后,接下来即位的几位秦国君王,就比较苦逼了。
  如果说这时代的晋国,是狮子的话。那么南面的楚国,就是老虎。西北的戎狄,就是豺狼。
  春秋一代霸主秦穆公,硬是从虎狼的口中夺食,之后的继任者就没这能力了。
  向东过不了黄河,有强晋挡着。向南过不了武关,那是大楚的地盘。
  秦穆公后,秦康公即位。
  此时晋襄公也凉了,晋国的六卿之首:赵盾,就提出要迎立在秦国的公子雍,回晋国即位。
  秦康公得知后,便派大军护送晋国公子雍。
  结果赵盾经不住晋灵公他娘的“软硬兼施”,改立了晋灵公为新君。
  赵盾反悔了也就罢,还率领晋国六军偷袭,在令狐大败“秦国护送晋国公子雍的队伍”。
  之后的几百年,秦国也没能出这口恶气。
  。
  (这里插播下赵氏,尽量简洁带过:上章提到的恶来与季胜两兄弟,恶来助纣为虐,被周武王所杀。
  季胜的后代:造父,驾车有功,得封赵邑,后人也就以赵为氏,嬴姓赵氏。
  恶来是秦国先祖,季胜是赵氏先祖。
  拖造父的福,恶来的五世孙非子,养马有功,得封秦地。
  到非子时,季胜与恶来的后代,已经过了五服,双方血缘关系很淡泊了。
  非子得封秦地后,非子的弟弟继承了赵地。
  季胜的后代则是去了晋国,后代子孙,同样是祖传艺能:驾车有功,复又有了封地。
  造父六世孙:奄父,为周宣王驾车讨伐戎狄,后因周幽王点火撩妹。
  奄父之子:叔带,带领族人去了晋国避祸,侍奉当时的晋文侯。
  又过了五代,叔带后人:赵夙,为晋献公驾车,公元前661年,灭霍、魏、耿三国。
  晋献公册封耿地,为赵夙封地,赵氏重新有了封地。
  之后,晋文公重耳出逃时,赵家:赵衰,追随其中。
  赵衰与晋文公,出逃至戎狄时,二人娶了狄人姐妹,成了连襟。
  赵盾便是赵衰之子,晋文公称霸后,晋国为天下诸侯之长。
  晋文公死后,赵盾才是晋国最有权势的人。
  也就是说:赵盾,才是当今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号令天下诸侯。
  后面史记中的“赵氏孤儿”,成书时间更早的:左转,有全然不同的记载,后文会提到。)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迎来了地狱难度的开局,秦康公瞅准时机,联合巴国,灭了叛楚的雍国,从而与楚国结成了联盟关系。
  秦康公后,秦共公即位。
  晋国见秦楚两国,在自己的强压下“如胶似漆”,晋国便打算与秦缓和关系,拆散秦楚。
  晋国先是攻打了秦国,夺下了小小秦国的一块地,再与秦国议和,将刚夺来的地,还给秦国。
  咱就说春秋谁玩得最溜,害得是晋国,将老秦拿捏得死死的。
  后面秦国始终没能占到便宜,晋国如有神助:“辅氏之战,结草”。
  公元前580年,秦晋双方隔着黄河议和,结盟了,但没完全结。
  仅仅两年后,秦晋又爆发了“麻隧之战”,老秦再次挨揍。
  自秦晋之好后,秦晋冲突,秦国:胜,则为小胜,败,则大败。
  直至秦景公时期,才稍有了些起色:公元前562年,砾之战,晋国轻敌,败了。
  三年后,晋国率领12路诸侯大军,来找场子,报复秦国。
  晋国起手就是十二路诸侯联军,但是秦人在泾河上游投毒,下游晋国联军死伤惨重。
  晋国六卿内部又爆发了冲突,历史上也就一个赵盾,其余六卿皆压不住另外五家。
  晋国后人戏称此战为:迁延之役(逃跑之战役)。
  天下诸侯国,除了晋国内部,没有哪个诸侯国,能真正从外部,打败晋国。
  。。
  秦景公薨后,其子即位,是为秦哀公。
  便是当今秦国的君王,也是楚昭王的外公。
  楚国名士申包胥,刚来秦国求援时,秦哀公一开始是拒绝的:
  “你这个事啊,我们讲,不是说不办。那么但是呢…没有说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我们谈说,一定怎么怎么样。
  说不行吧,他也不是,我们想,事在人为,啊。我们可以想办法,诶,可以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