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白家(1/1)


  拓跋青比叶安早来了几年,道:“李家是青羊新起的家族,族内历代有三名举人,四位秀才,在本地与巡盐御史贾正关系颇深。”
  巡盐御史专管巡视盐务,主要是收缴盐税,并监督盐商的专卖,是个要职。
  叶安想了想,应该是办理宅基过户时,那衙役透露的消息。
  他身为举人,尤其是解元,为官板上钉钉,他日及第进士概率也是极大,是以有望族前来结交不令人意外。
  这些都是当地地头蛇,虽说春闱后叶安就要进京,但多些朋友是个好事,正要答应,又有人来敲门。
  不多时,敲门声渐多,隋家,王家,白家,基本青羊城的名门望族或拜帖或请柬都送了过来,看得叶安头疼不已。
  近二十年的埋头苦读,让叶安对交际不甚喜欢,适当交流可以,但若是轮番轰炸,颇耽误学习。
  正想着,看到里面有刘岁山给的回帖:“可。”
  一字简之。
  叶安又考虑了片刻,这些家族都不能得罪,于是写好了回帖,以初来乍到,身体抱恙为由,改日另行拜访。
  回头再一一约时间去拜会吧。
  “老爷,这个白家可以重点拜会一下。”拓跋青犹豫了一下,道。
  叶安奇道:“为何?”
  “这个白家主族在京城,是京城四大家族之一,族内有多人担任朝中要位,民间有个说法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白家一怒,朝纲震动之说。
  虽然青羊白家只是分支,但与主家联系紧密,现任青羊白家家主白天仁任职府内通判,位高权重,掌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之事务,连知府大人都对其礼让三分。”
  叶安连连惊奇:“你倒是百晓生一个。”
  拓跋青笑了笑:“因为我曾有幸入白家做过长随,其他家可以暂缓,白家的话建议老爷多多亲近。”
  叶安点头,看了一眼白家请帖,时间写着两日后。
  夜里,有轻微的妖气弥漫。
  叶安在书房内皱了皱眉头,循着妖气,刚到厨房却见一道黑影一闪而过,速度极快。
  叶安只能看见影子。
  “好快的速度。”叶安皱眉。
  但是妖气很轻,也不过比鼠爷强上那么一点。
  许是叶安才气威压,那黑影不再出现。
  叶安等了片刻,回了房。
  次日,是白家的请柬时间。
  叶安一早便穿好了衣裳,整了整行头。
  他看着铜镜里仪表堂堂的面容,颇为满意。
  收拾一番后,坐着车行里租来的马车,一路往白家行去。
  白家在青羊城书院右侧,与书院相聚不过百米,前有河泽,左邻书院,右靠医馆,放在今天就是标准的三好地段。
  到了大门前,拓跋青前去敲门,大门由朱漆所铸,列有门钉,四个门簪上挂白府二字,前檐柱上檐檩枋板下装有雀替,后檐柱上装有倒挂楣子,一看便有广亮之形.
  在青羊能有这门型的,应该不足三家,果真豪门。
  半晌,有白丁领着叶安进去,不过片刻,一名身着白袍,腰带玄印的中年男人哈哈大笑,顺着中门迎了出来。
  “叶解元果真气宇轩昂,一表人才,今日光临白府,令府内蓬荜生辉啊!”来人拱了拱手,随后一拍脑袋:“忘了自我介绍了,我乃白家白天仁。”
  白天仁浓眉大耳,虽其貌不扬,却颇有英气。
  叶安连忙作揖道:“原来是通判大人,久仰久仰,通判大人之名远播乡里,便是安民小乡也常听大人的高风亮节之色。”
  “叶解元高抬贵手,莫要再折煞我等,为国为民是为人臣子本分,快快入座!“
  二人入了座,白通判满脸笑意,一时之间让叶安也觉得受宠若惊,颇为亲近。
  “那日叶解元高中之时,我正在龙溪巡查,处理事务,未能与解元相见,实在可惜,后来又得知叶解元《登科》佳作,更叹息错过。
  这不,刚刚府衙来报,说叶解元定居青羊,我便急急差人前往,希望不会唐突。”
  叶安不由连连笑道:“通判大人言重了,其实应是学生早来拜访,但因回乡处理了事物,这便耽误了时间。今日我虽是第一次见通判大人,但却甚觉亲切,说不定前世有缘,受过大人指点。”
  白天仁见叶安谈吐有礼,不卑不亢,更是喜欢。
  他见过许多读书人,但要么迂腐,要么顽固,像叶安这般说话令人舒心的,不多。
  客套话相互寒暄,两人颇为一见如故。
  少许,白天仁道:“我听知府大人提过,叶解元准备赴京春闱,可是明年?”
  “不错,学生想明年便尝试一下。”叶安点头。
  白天仁沉吟:“我听说叶解元穷困出身,家境清贫,而上京花费可不少,行走他乡也需要自保之力,我这有纹银千两,六品儒术一部,想赠与叶解元。
  并且我也已嘱托京城主族,到时候叶解元到了京城,可上我白家,我白家位列京城四大家族,必能助叶解元一臂之力!”
  叶安目露震惊,纵说上京赶考,也必不需要千两纹银这个数字,但更让叶安心下大动的,则是这六品儒术。
  儒术分为一至九品,其中一品最高,九品最次,八九品对应举人,六七品对应进士,六品儒术更是进士级别里最为珍贵,其开创者起码是大学士,甚至可能到大儒级别。
  叶安一时有些捉摸不透,他虽然是一省状元,但是听拓跋青说来,白家更是庞然大物,纵是收买也不应该如此手笔才是。
  但想归想,他还是连忙起身作揖道:“通判大人,这个礼物太过贵重了,学生惶恐。”
  白天仁连忙站起,道:“叶解元不必多想,本官纯粹是爱才,不忍明珠暗沉,希望叶解元不要拒绝才是,而且本官其实还有不情之请。”
  叶安一怔,奇道:“通判大人但说无妨。”
  “我想求叶解元一副《登科》字帖,不怕你笑话,夫人外出省亲了,但临行前嘱咐我,来日若是有机会与叶解元相见,必要求得墨宝。”
  “学生能得夫人赏识,是学生福分,我这便题字。”
  叶安笑道,但心里总觉得不太对劲。
  “来,请移步书房。”白天仁大喜。
  书房里笔墨纸砚早已准备完毕,有小厮正在研磨。
  “哈哈,通判大人看来都准备好了。”叶安笑道。
  白天仁苦笑:“带着任务,不完成是需要跪板子的。”
  叶安提笔,才气激荡,却被他控制在举人水准,沉吟了片刻,一笔一划,将《登科》写下。
  笔落,金光四闪,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
  白天仁赞道:“只知叶解元才情冠绝,却连这书法也极为惊人,落笔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实乃书法大家,好字,好字啊!”
  叶安脸色一红,他受系统影响,书法进步飞速,可堪小家,但断担当不起大家评价。
  白天仁越是捧他,越让他觉得奇怪。
  却见白天仁小心翼翼的拿起那墨宝,嘱咐下人务必小心放回卧房,待夫人回来一同品之。
  回到厅内,白天仁又道:“叶解元可否婚配?”
  “啊?还未。”
  “我家有一小女初长成,年芳十六,最是仰慕才子,那日叶解元《登科》放榜三日,令小女废寝忘食,念念不忘。”
  叶安这下可确实有些慌了,连忙摇头道:“我在父母碑前发过誓,非进士及第不娶,还望小姐另寻良配。”
  “她可以等。”
  “使不得,使不得啊!”叶安大卫窘迫,他最怕别人介绍。
  “要不见一面看看,小女不说国色天香,倒也算小家碧玉。”
  叶安苦笑:“学生当前一心读书,暂时志不在此。”
  “好吧。”白天仁面露惋惜之色。
  

和开局秀才,读书五十载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