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发热(1/3)


      不仅如此,画面中还附加了许多框图,分别标注在白猫的爪子、周游手、脚、腰与缝衣针剑这些运动中的单体上。
  
      框图中给出了许多参数,包括这些运动单体的瞬时速度、动量,以及计算机模拟出的周游的具体发力情况。
  
      伴随着周游与白猫的运动,这些数据也在持续不断地变化中。
  
      时间过去近两分钟,这段原本时长不足一秒的人猫交手瞬间结束。
  
      后面恢复到正常速度,整个视频迅速播完。
  
      紧接着,显示器中弹出的是一大箩筐数据分析表格,罗列出了助手团队推算出来的各种参数,包括周游的动态与静态视觉指数、神经反应速度、手腰腿的爆发力参数以及作战心理特征侧写等等等。
  
      如果有综合格斗领域的资深教练在这,大概会对这些参数大户似曾相识,侵犯版权。
  
      这分明就是最近这些年在综合格斗与自由搏击等等领域才刚刚流行起来的运动科学综合分析方式,可以用来评估一个格斗运动员的纸面实力,属于各大格斗俱乐部与经纪人团队的压舱货。
  
      不过在场不少医学和运动科学领域的大佬,本就对外承接过收费不菲的外包科学顾问的活。
  
      如今特殊时期,大家把这些玩意儿重新整合一下,再拿出来自用,也很合理。
  
      科研大犇们围绕这份数据报告讨论良久,甚至把电话直接打到了周游的本科辅导员以及公司老板那里咨询了一些情况。
  
      最终,这支临时搭建的全球顶级专家团队得出一致结论。
  
      虽有些反科学反常理,但事实就是,周游这名曾经运动能力只算中上,并没有太多出奇之处的普通年轻人在死亡威胁之下完成了瞬间蜕变,展现出了堪比顶级综合格斗运动员的搏击能力。
  
      本来,同样是人体缩小,同样是运动能力增幅,普通人依然不可能与过去就是顶尖运动员的人相提并论。
  
      理论上,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即便命悬一线,哪怕真能靠肾上腺激素爆发提升些许运动能力,也不可能比得上千锤百炼的职业选手。
  
      不然的话,职业选手还练什么练,给自个叠俩极度愤怒加一个滑铲的BUFF就能上赛场大杀四方了。
  
      可偏偏周游就做到了,各方面参数还真就比上了顶级运动员。
  
      神经反应速度甚至还略高一些。
  
      这更是反常识反科学,毕竟谁都知道神经反应最难练,特别吃天赋。
  
      这让众人震惊。
  
      全国上下十四五亿人,或许周游不是第一个做到这种事,但他的确是第一个使用高性能拍摄工具近距离清晰拍下猫口余生的完整过程的人。

和顶天立地差不多的小说推荐